安徽商报:20多种合肥老味道在罍街“复活”

发布日期:2013-06-26 作者/编辑: 浏览次数:3057

初到某地总想尝尝当地特色小吃,才算“不虚此行”。去北京要到簋街去看看特色美食,去上海得去吃南翔小笼包,到武汉不能少了热干面和鸭脖。到了咱合肥,除了龙虾还有别的选择么?100多年前在合肥家喻户晓的中华老字号“刘鸿盛”如今重生,已“拯救恢复”出20多种合肥名小吃,7月份,“刘鸿盛”将携这些合肥老味道重现罍街。

刘鸿盛老板:想给大家最熟悉味道

16日,时隔四年,百年老店“刘鸿盛”的牌子重新在宿州路挂出。这个有着140年历史、承载着老合肥人舌尖记忆的小吃品牌,将在罍街开设第二家店,让更多人吃到正宗的合肥传统小吃。

“今天的冬菇鸡饺汤有点咸,赶紧调下。 ”每天,刘鸿盛老板胡明朗都要将店里的20多种小吃吃个遍,发现不对立即改正。 “我们力求保持最正宗最传统的工艺,就是想给合肥市民最老最熟悉的味道。 ”胡明朗自1986年入行,眼看着合肥小吃从辉煌到没落。抱着对恢复合肥名小吃的极大热情,经过六七年运作,胡明朗将原合肥饮服公司的老师傅重聚在一起,其中包括大师鲍庆福、葛克铭师徒。如今,“刘鸿盛”聚集了老师傅共9位,其中6人有高级技师证。那些合肥传统小吃,也逐一在老师傅们的手里重新“活”了过来。

刘鸿盛老师傅:用碱发面吃起来才香

记者在“刘鸿盛”宿州路店采访时,一位老师傅拿长勺在一口直径1.5米的铁锅中花几个小时耐心搅动熬制豆沙;制作豆沙糕,刚出锅的糯米粉还冒着热腾腾的水汽,50多岁的王师傅就开始就热面揉豆沙,双手烫得通红;小花狮子头,坚决不用发酵粉,用传统的老面、碱发面,这样吃起来才有面香、酥;刘鸿盛的招牌冬菇鸡饺,饺皮以前是手工擀,现在量大只能用机器做,但仍有严格要求,要薄到搁在纸上能看到下面的字。

胡明朗向记者介绍,能做到的环节一定要保证原汁原味,比如工艺,老师傅们坚持用手工;比如原料,尽量自己做,“不添加任何别的作料。 ”在一年的试运营中,老师傅们逐步恢复出20多种合肥名小吃。糯米油香、豆沙糕、萝卜丝鲜肉烧饼、刘鸿盛鸡油蒸饺、刘鸿盛肉盒饼……这些小吃让很多老合肥人找到了年少的记忆。“有远在深圳、台湾的老合肥人,特意赶来买刘鸿盛小吃。 ”

罍街:以拯救濒危美食为己任

7月份开街的罍街以挖掘美食、拯救濒临消失的美食为己任。为了让合肥本土重生的中华老字号入驻罍街,罍街的建设管理方——滨湖集团给出了极大诚意。“在租金上,罍街给出了很多优惠,这也给老字号、名小吃发扬光大提供了有利平台。”据了解,7月开街时,芜湖的耿福兴、同庆楼下塘酒楼、桐城的大关水碗、阿胖龙虾、北京羊蝎子火锅都将与刘鸿盛“同台献艺”。胡明朗告诉记者,合肥名小吃有上百种,还有很多等待拯救恢复,这些重新恢复的小吃将全盘搬到罍街。

X